我院举行《性别视角下的文学阅读与鉴赏》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7-05-25
本网讯(记者韩呈祥徐可馨李添锦)5月25日下午,我校文开云(中国)官方桑莉老师在我院226教室举行了《性别视角下的文学阅读与鉴赏》专题讲座。讲座以“女性文学”这一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观点,吸引了参加讲座的广大师生,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讲座上,桑莉从文学文本、历史文本中对男女两性的双重审美和道德评判入手,指出性别文学问题在社会、文化诸领域中的原点,并通过古今中外女性文学中“寻找男人”和男性文学中男性形象的双向逆变迁过程,指出了当下文化与文学中的性别视角的有效性。
桑莉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这一概念,社会性别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雌雄两性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雄性或雌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桑莉表示,社会性别概念的提出揭穿了男女两性社会属性天生如此的假象,为反思批判延续至今的社会历史结构和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与压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男女两性摆脱“性别决定论”提供了可能,使男女两性的生命形态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也助于男女两性对“人”自身的全面认识。
接着,桑莉对中外女性创作文本进行详细的性别分析,引出了“性别与文学”有着密切关系,桑莉从性别视角出发,对中外文学文化的传统与现实进行多层面的审视,对女作家如何接受男性中心思想的影响、性别意识与其写作所取的方式的关系以及性别经验在进入审美层面时的特点进行了文化深层的剖析。
在考察性别因素时,桑莉在古今中外的文学活动中的体现和影响的基础上,扩展到更为宽广的文化视域以深入揭示世界民族思想文化传统及现实与“性别”之间的关联。桑莉以女作家的创作在文学批评中面临的历史境遇和在现代化进程中创作如何在大众的接受中被改写和重塑这两个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理论思考及探讨,呼吁大家要克服以往因男性中心的单一视角局限而产生的盲点或误解,对文学中性别意识的关注,并不是深化性别对立,而是促进文学中的性别对话,建立两性互为主体的新型性别文化,促进社会更加平等和谐的发展。
本次讲座中,桑莉引用大量具体文学文本,进行实例分析,用文学人物论证女性文学理论。讲座生动有趣、轻松愉快,同时也使我院师生深切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所体现的巨大精神财富。